本公司主要產品:智能角閥、智能閥專用充裝槍、智能芯片模組、管理云平臺(含云呼叫中心、來電彈屏、微信訂氣)、智能配送系統(管理后臺、配送app)等。
2018上半年全國燃氣爆炸數據分析報告
一、總體情況
2018上半年,不完全統計燃氣爆炸新聞有390起,其中室內燃氣爆炸新聞263起,室外燃氣泄漏及爆炸新聞127起。共造成28人死亡、371人受傷。2018年上半年平均每月有65起燃氣安全事故發生,5月份為燃氣安全事故數量最高的一個月份,當月共發生78起燃氣爆炸事故,當月平均每天超過2起事故發生。
二、2018上半年燃氣爆炸新聞省市分析
2018年上半年,全國共31個省份(包含港澳臺、直轄市及自治區)發生過燃氣泄漏或爆燃、爆炸新聞,排名前十名的省份為:江蘇、廣東、廣西、河北、山東、浙江、遼寧、湖北、陜西、湖南。新聞數超過10起的省份如下:
2018上半年,全國共有173個城市發生過燃氣泄漏或爆燃、爆炸新聞,其中共有13個城市新聞數超過5起,分別為:南寧、南京、揚州、恩施、保定、揭陽、西安、深圳、濟南、昆明、柳州、南通、武漢。
三、2018上半年室內燃氣爆燃爆炸新聞分析
2018年上半年,@燃氣爆炸共收集室內燃氣爆炸爆燃新聞263起,共造成28人死亡,351人受傷。
1、氣源種類分析
按照氣源種類劃分,2018年上半年液化石油氣爆炸新聞數共184起、天然氣62起、人工煤氣16起,其他1起,三種主要氣源的爆炸新聞中,液化石油氣占比70%,為引發室內燃氣爆炸的主要氣源種類,管道天然氣占比24%,和液化氣罐相比,管道天然氣更安全些。
2、事故地點分析
2018上半年室內燃氣事故主要集中在民居,占比70%,我國燃氣用戶端的安全形勢依舊嚴峻!再次呼吁加強燃氣安全法律法規的編制、修訂和執行,加強燃氣安全常識的宣傳,加強居民和商業用戶的用氣管理,同時推廣能夠有效預防燃氣爆炸事故的安全裝置,逐步實現“本質安全”!
3、引發泄漏的原因分析
上半年室內263起燃氣爆炸事故中,只有47起明確引發燃氣泄漏的原因,詳情如下:
82%燃氣爆炸事故并不明確原因,事故的跟蹤報道很少,可見我國在燃氣安全事故的統計、事故原因分析和披露環節仍很欠缺。
從引發室內燃氣泄漏原因分析的比例圖上可以看出:
1)忘關或未完全關閉閥門是導致燃氣泄漏的首位,這從一定程度上反應了燃氣用戶安全意識不足,燃氣常識不了解,燃氣安全宣傳仍需加強,日常使用燃氣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及時關閉閥門。
2)除了不規范用氣導致事故外,燃氣輸送的最后兩米——軟管成了廚房用氣安全盲區。因為軟管問題而引發的燃氣爆炸事故比例也相對較高。橡膠軟管老化其實隱患很大,軟管超期服役會出現變硬、變脆、開裂等問題,造成燃氣泄漏甚至引發著火、爆炸等事故。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建議更換較為安全的金屬波紋管或及時更換超期服役的燃氣軟管。
3)“黑煤氣”是指沒有取得燃氣經營許可和無《液化石油氣供應站點登記證》的企業或個人出售的瓶裝液化石油氣。這些沒有合法經營資質,沒有規范的安全管理,使用報廢、過期未檢及報廢翻新的鋼瓶,利用缺斤短兩、摻混(一般摻雜的二甲醚容易使氣瓶閥門、灶具的橡膠膠圈腐蝕失效)及假冒等手段進行液化石油氣銷售。這些鋼瓶極易將安全隱患帶入用戶家庭,且發生意外時因無法找到供氣單位,用戶的合法權益也無法得到保障。
4)根據國家規定,燃氣灶具、天然氣熱水器的使用年限都是8年,到期必須更換。超期限使用燃氣具會因內部元器件老化,而易發生中途熄火、安全裝置失效等問題,造成燃氣泄漏。此外,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產品,謹防假冒偽劣。
5)自閉閥、報警器、不銹鋼金屬波紋管等設備的使用能從一定程度上預防燃氣爆炸事故的發生。
4、燃氣泄漏后,引發爆炸的原因分析
上半年263起室內燃氣爆炸事故中,有165起不明引爆原因,具體引爆及各原因的分布比例如下圖:
5、事故發生時間分析
上半年明確事故發生時間的爆炸新聞共218起,全天24小時中,5:00-6:00、18:00-19:00兩個時間發生爆炸新聞數最多。整體5:00-10:00、15:00-20:00兩個時間段是爆炸事故高發時段,正是準備早晚飯的時間。每天做飯時,請注意留意廚房是否有燃氣味兒,如發現燃氣泄漏,請關閉閥門,開窗通風,到室外電話報警!
四、2018上半年室外燃氣爆炸爆燃新聞分析
1、2018上半年,共收集室外燃氣管道泄漏及爆燃事件127起,共造成1人死亡,39人受傷。
2、2018上半年,全國共25個省份(包含港澳臺、直轄市及自治區)發生過室外燃氣泄漏及爆燃爆炸,排名前十名的省份為:江蘇、湖北、四川、廣西、江西、遼寧、重慶、貴州、山東、陜西、上海。全國共有15個省份室外燃氣泄漏及爆燃爆炸事故超過5起。
3、127起事故中有98起明確引發泄漏的原因,其中有80起為外力損壞燃氣管道,第三方施工破壞事故仍然處于高發。
聯系人:謝經理 伍經理 李經理 阮經理
電話:400-6162-053
軟件&運營:張經理 莫經理 李經理
電話:400-6162-053
座機:400-6162-053
地址:深圳市龍華新區南通邦高新產業園B棟